主愛現人間

        Fr. John Kyebasuuta  /編輯組譯

我來自烏干達。烏干達是東非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小國,但鄰接非洲最大、及世界第二大的淡水湖- -維多利亞湖,擁有45%水權,和肯亞,坦桑尼亞共享此湖。烏干達屬赤道型氣候,一年兩次乾季,兩次雨季,氣溫高但宜人,土地肥沃,銅、錫、鎢、釩礦藏豐富,在英國殖民時期曾被稱為「非洲明珠」。但二十世紀後半因連年內戰,及錯誤政策,國家經濟遭受巨大困難。簡單來說,除了特權份子,大部份人的生活都相當窮苦落後。

我的家鄉,布白瑞村 (Bubere village),在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中的布武瑪島(Buvuma)上。布武瑪島陸地面積約200平方哩,人口約4萬人。與烏干達第二大城金賈(Jinja,位於本土,在維多利湖畔),相距約16哩。每天有渡輪往來於布武瑪島和烏干達本土之間。烏干達本土的居民,只要負擔得起,便可有水有電。但島上情況卻大不相同。電力無法傳送到島上,所以沒有電,經濟環境稍好的家庭可安裝太陽能電板,所得電力可供點亮燈泡,手機充電,但沒有冰箱、洗衣機等電器。至於水,則是靠家中的婦女或孩童到附近小溪或汙染嚴重的湖中去取,或付錢請鄰居家小孩幫忙打水提回。經濟環境稍好的家庭可在院中安裝大水桶,在雨季接雨水,以備家用;或打炮眼井抽取地下水。記得小時候我們兄弟姐妹都需要幫忙打水。打水幾乎是每家每天要做的,所以溪邊是村民交換訊息的最重要社交場地。

長大後我到美國唸大學、唸神學院、於1998 年5月祝聖成為洛杉磯教區的神父。之後我盡量維持每年回家鄉一次探望母親。美國是全球最富庶的國家,尊重法律,講究效率。習慣了美國的生活,當我回到烏干達時,就好像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雖然是我生長的地方,有時還是覺得受不了,但我能怎麼辦?只能選擇接受。我也曾帶著美國教友給的捐款,幫島上學校打過幾個炮眼井。當時很開心,因水就在近處,不必再跑溪邊、泉旁或湖邊了。但回頭看來,炮眼井水量不夠大,而且仍需要人工打水。

2018年9月我回到家鄉,看到村中的孩童們仍做著同樣的工作-從溪邊打水提回住家。我看到牛、羊及其牠動物與人共用同一水源,看到鄉親們提著污染的水,覺得心痛。從美國的社會觀點來看,家中有不受污染的自來水難道不是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嗎?當我們在美國評論電力車、談論無人駕駛自動車、網紅、棒球等等時,為什麼世上還有人連乾淨的飲水都沒有?我突然覺得再也無法接受這件事實。雖然我沒有錢,但我得為耶穌的最小弟兄做些什麼(瑪二五40)。

我和烏干達朋友們商量,大家同意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我們與一家專門做家庭用水裝置的公司聯絡。他們提出一個方案,可以利用太陽能馬達自地下把水打上來,儲存進放在高處的三或四個大水桶中,再安埋水管線自大水桶把水傳送到公共取水站。如果我們安裝五條線,建三個主要公共取水站,數個較小的取水點,這樣全村的人都可到公共取水站取得乾淨的用水。我們把這個計劃稱為「淨水項目」(Water Project)。這家公司給我們的估價將近兩萬元美金。對島上的居民而言,這計劃無異是一個天文數字的美夢。

以前,我總覺得開口向人要錢很難為情。但自到蒙市當了本堂神父後,因為堂區及學校經費時常不夠,我不得不低姿態向主教、教友、學生家長及任何可能捐錢的人開口。我告訴自己:為了天主,為了天主的羊,我得捨棄面子。就這樣臉皮越練越厚。回美後,我請一位朋友幫忙,用 Power Point 簡單介紹這個淨水項目,做成檔案,放在手機裡,隨時帶在身上。當我碰到朋友時,便可用這檔案傳達我的構想,並請求他們大力幫忙。我不斷勇敢請求,出乎我意料,沒有多久,我們便籌到超過$20,000。感謝天主!2019年4月30日,「淨水項目」在島上正式開工!

我很高興自己能為村民盡一份心力,但更讓我興奮的是這個項目是由來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因為同一理念、向著同一目標,同心協力而完成的。在美國,我的朋友們來自台灣、香港、星加坡、越南、中國、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他們瞭解一個遊子對遠方家鄉的關心和掛念,願意幫助他們的朋友,我,也願意幫助那些陌生的島民。我在美國及烏干達兩地的朋友,有人出錢,有人出力。例如在洛杉磯,一位來自亞洲的女建築師朋友幫忙繪製項目設計圖、做籌款計劃;例如在布武瑪島上,熱心的婦女為工人們做飯(記得嗎?因為沒有冰箱,每餐都得現做);孩童們也出力,為工人們搬來芒果、甘蔗、及其它水果;年輕人幫忙遞送磚塊,收集石子,或挖溝埋管,各盡其力。每星期結束時,在烏干達的所有參與人員齊集一起,享用一頓感恩餐。大家從彼此的同心協力中,感受到天主的愛。

這個項目的結果是快樂!快樂!全然的快樂!出錢的人、出力的人、享用淨水的人,以及我都非常快樂。因為籌到的金額超過目標,我們延長管線,讓更多人可以享用淨水,而且是「自來水」;同時在三個主要公共取水站,舖上水泥,使環境看來更乾淨。

當那些孩童帶著水桶來到公共取水站,只要輕鬆一轉水龍頭,乾淨的水就會流到水桶中,多美妙啊!他們的小臉上,展開了燦爛笑容。有些住在離供水管近的家庭,甚至可以在家中得到「自來淨水」,多開心啊!即使是村民養的各類家禽或動物,也都不必再喝污染的水了。

路加福音中,耶穌用「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故事(路十25:37),教導法學士如何能得到永生。永生之路,需要能做到「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所謂做到,並不是把這些句子背熟,而是對近(路)人有憐憫之心,愛近(路)人如己。有些人不太能瞭解如何愛自己。但大多數的人都瞭解父母對子女的愛。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對路人有憐憫之心,愛近人路人如同愛自己的子女。例如為受傷的路人塗藥包紮,把行動不便的路人帶到客店居住,親自照料需要照料的路人,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不認識的路人不吝惜花費自己的銀錢,就像為自己的孩子花錢一樣。

重點是,愛心必須要有愛行伴隨。今年,「淨水項目」將愛行帶到烏干達。它齊集了許多人心中的愛與慈悲,轉化成愛與慈悲的行動,藉著許多人不同的才能,轉化了遠在烏干達的一個小村莊,讓村中的婦女、孩童看到愛,有機會過較好的生活。我們也清楚地看見,天主的慈悲大能,常需藉著我們的行動而得以在人間實現。

(Fr. John Kyebasuuta 是南加蒙特利公園市聖湯瑪斯堂本堂神父。他出生於烏干達,現在視美國為第二家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加州古蹟修道院(Old Missions)之旅-序曲

獨特的小白花

關於科學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