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我們的信仰科學嗎?我們的科學符合信仰嗎?或許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疑問。針對這類話題,《傳信與關懷》將推出“科學與信仰”系列的文章,希望能啟發一些新的思考。 各位好,主内平安。 筆者是一名在中國長大的天主教徒,現在在美國做物理學的博士後。作為一名理科生也作為一名教友,我在成長過程中,甚至到今天都常有關於宗教與科學孰是孰非的困惑,總會覺得二者處在對立面,而我難以在二者當中做選擇。 會下意識地把科學和宗教放在衝突的位置,背後的原因有多方面。小時候,在教會裡學到的對科學的解讀並不讓我滿意。彼時,國內的教會資源有限,許多教理課的老師學識也不高,難以對他們反對的議題進行深入了解和探討。因此當他們侃侃而談“進化論危機”的時候,觀點無非是“人怎麼可能從猴子變過來”等等,而非從科學上反駁。背後的科學原理通常無法觸及。 同時,中國社會和教育體係也為科學和宗教的對立提供了大環境。我成長在中國大陸的校園裡,課堂之上與同學之間的主流觀點皆為高舉科學旗幟的無神論。宗教信仰,作為一種落後的意識形態,更多的時候是以和近代歐洲的反革命(如法國革命)與反科學,以及近代殖民史的負面形像出現。於是,彷彿教會和社會分別選了信仰和科學的一邊,並帶著近乎嘲諷的語氣地去否認另一邊。夾在中間的我變得日漸沉默。 隨著我後來的成長與更多的了解,我才發現二者的對立並不屬實。相反,宗教界和科學界互相之間借鑑交流已久。今天在兩者之間,教會有一些團體與機構(比如The Society of Catholic Scientists,梵蒂岡天文台),本身從事科學研究並協調二者的交流。而且,教會和科學界對真理的探索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今天的科學前身是古時的哲學家們總結的世界與思想的規律。這當中包括思考的邏輯推理與辯證,都是後來的許多神學思想的重要基石。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科學已經獨立於哲學成為的多門學科。尤其在科技日新月異的近一百年,我們對科學的認識在持續地快速更新迭代。而天主教亙古的信仰核心,三位一體的天主,千年來甚少改變,也是人們的定心劑。它與今天的科學基於不同體系的理解方式和神學語言。但同時,我們的社會與教會正在被新科技(如通訊科技,人工智能)塑形著。比如疫情期間的線上彌撒,讓許多人重新思考參與彌撒的意義。在人們擁抱新科技的同時,這些科技也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信仰。在一切都在快速變化的今天,科學和宗教的議題在教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