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主⼈?

王海瀛 

耶穌說過,「⼈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瑪竇福⾳⼗六 26) 因為錢財從來不是我⼈⽣的⽬標,所以我很放⼼,認為「我不會那麼傻,為了錢財⽽賠上⾃⼰的靈魂。」其實我放⼼得太早了! 

許多年前,那時還不流⾏上網購物,⼤家都是到實體店買東⻄。有⼀天我看到了梅⻄百貨公司的減價廣告,對先⽣說,「前兩天我在公司附近的梅⻄買的衣服,現在減價了。照梅⻄的規定,只要我回到梅⻄那家店就能拿回折扣的差價。」他答說,「還要開⾞那麼遠去拿,算了吧!別去了,就讓他們賺⼀點吧!」我聽後愣了⼀下,因為完全沒有想到他會這樣回答。這是我第⼀次注意到,先⽣對錢的觀念竟然和我⼤不相同。 

另有⼀次我們臨時起意去國家公園玩,因為訂不到公園裡⾯的旅社,我便訂了⼀家在公園外的旅社。等我們住進之後,先⽣對我說,「以後別再來這家了。」我問原因,他說,「這家很差。你看,哪有⼈會把微波爐放在電視上⾯?」老實說,這些事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奇怪,為什麼他有如此⼤的反感⽽我卻不覺得?

等女兒們⼤學畢業,我們無需再辛苦地存學費,常乘遊輪旅⾏。退休前因假期有限,我們喜歡挑選七天左右的遊輪⾏程,再加上在旅程的起點及終點城市各玩三天,湊成兩星期左右的假期。不同的國家與城市,有不同的特點,我們在各地的旅遊經驗也各有千秋。其中與錢有關的⼀些記憶,特別讓我難忘。因為先⽣脫⼝⽽出的話讓我意外,當場不知該說什麼,但事後回想,⼜讓我覺得意義深遠。

我們去的次數最多的城市是羅⾺,因為它常是遊輪⾏程的起點或終點。記得有次在羅⾺市區的⼀家普通餐廳中,我看到菜單上的價錢,嚇了⼀跳,當女招待對我說:「Lady first (請女⼠先點)」時,便點了⼀個比較便宜的麵之類;然後女招待轉向先⽣,他不慌不忙地點了前菜、再點正餐,當然也不能錯過甜點。在等待食物時,我便問他,「你不覺得太貴了嗎?」他說:「好不容易來到羅⾺,如果為了省錢⽽錯過了他們的食物,花了旅費卻⽩來⼀趟,豈不是更貴?」

在⻄班牙南部的⼀個濱海⼩城,我們逛到了露天市場,有家店外⾯掛著很多漂亮的圍⼱,標價不貴,我就對先⽣說,「我想買幾條圍⼱送朋友。我現在過去看看,也許還可以講價。」他答,「不要講價了。我們來這裡玩,就是為了幫助他們的經濟,何必講價?」⼜有⼀次參加華⼈團體到三峽⼀遊。那時中國的經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活⽔準較低。我們的旅遊巴⼠每到⼀地,都會有很多⼈過來賣瓶裝⽔,於是⼤家都忙著講價買⽔,等上⾞後,互相詢問價錢,然後那得到最好價錢的⼈,會得意地告訴⼤家,⼀瓶幾元,或幾瓶幾元。先⽣聽不懂中⽂,問我發⽣了什麼事,我就告訴他,然後加上,「買東⻄時如果⾃⼰付的價錢比別⼈⾼,沒有⼈會⾼興。」他說,「你們講的價連⼀美⾦都不到,值得花那麽多時間嗎?」 

無論在何處的旅社住宿時,先⽣最常提醒我的就是,走前⼀定要給清潔房間的⼈留下⼩費。他總是說,因為他們能拿到的錢實在很少。有次我說,「這家旅社的服務實在太糟糕了」,他說,這和打掃的⼈無關,⼩費還是要給⾜。⼜有⼀次我說,「這家的打掃都沒做什麼,也沒來換床單。」他說,「算了,他們的收入實在很低,不要計較了。」所以還是照付⼩費。我就在想,他真是個沒有原則的濫好⼈。後來讀福⾳時,看到耶穌對來⼈都有憐憫之⼼,對罪⼈⼀概不拒絕,突然發現耶穌好像也是同⼀類型,我才被⼀棍打醒了:我這個號稱有信仰、⼜做靈修的⼈,是不是該向不上教堂的先⽣好好學習如何愛⼈? 

回頭看看那些讓我愣住的經驗,我終於明⽩,先⽣和我想法不同,因為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考量的重點不同,因⽽做決定時的優先也不同。在華⼈世界長⼤的我,⼩時候⼤家都窮,必須把錢當作第⼀優先考慮,⼤家也習慣如此。在華語相親節⽬中,我們看到⼀般女家⽗⺟都會問,有沒有房?有沒有⾞?⼀年賺多少錢?如果聽說別⼈買了新的房⼦,我們習慣第⼀句就問「多少錢?」,如果有⼈找到了新⼯作,第⼀句也是「薪⽔多少?」,如果鄰家兒⼦會賺錢,就會覺得他比⾃⼰的孩⼦優秀;如果朋友女兒進了醫學院,也會羨慕不已,因為將來錢途有亮。 

耶穌說過:「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也必在那裡。(瑪竇福⾳六 21)。我的⼼在哪裡?我開始意識到⾃⼰可能需要改變。記得很久以前,⼀群朋友在談話中聊到他們的度假經驗。那時我袋中無錢,腦中也沒有度假的概念,只能說:「我負擔不起。」當時有位朋友說,「不是負擔不起,是花錢的優先順序不同。」我那時沒能完全瞭解,現在懂了。

先⽣在羅⾺的餐廳能照常點菜,因為他認為旅⾏的可貴之處就在體驗不同的⽂化與⽣活,花錢買可貴的經驗,理所當然,否則何必出⾨旅⾏?他告訴我不要回到公司附近的梅⻄店去拿折扣差價,是因為我平時忙著上班,週末時間不多,⾃⼰的休息要比那點錢更重要;他說不要再去那家旅社,因為他認為那家旅社不安全,同時,⾃⼰的⾝⼼健康比住便宜旅社所節省的錢重要;他告訴我不要講價,因為能出⾨旅⾏的⼈屬於經濟環境較好的⼈,能夠幫助別⼈時,應該盡量幫助別⼈;他總記得給打掃清潔的⼈留⼩費,因為我們的收入較他們⾼,有機會幫助別⼈時,何樂⽽不為呢?反觀⾃⼰,卻總是千篇⼀律地考慮錢!

換個⾓度來看,如果凡事優先考慮⽗⺟的喜惡,就是孝順⽗⺟的⼈;凡事以天主的旨意為優先,就是以天主為中⼼;現在我事事以錢為優先考慮,豈不就表⽰:我以錢為主⼈?耶穌曾說過:「沒有⼀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的:他或是要恨這⼀個⽽愛那⼀個,或是要依附這⼀個⽽輕忽那⼀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又事奉錢財(路加福⾳⼗六 13) 。所以,以錢為主⼈的我,是無法事奉天主的,這是多麼驚⼼可怕的結論啊! 

其實我並不是刻意如此,只是成長時無意間已被社會習慣綑綁,失去了⾃由,成了習慣的奴隸。⽽且這次我⾯對的,是耶穌特別交代,不能事奉的錢財。以前我還埋怨先⽣是個不會理財的⼈,想到耶穌說的「該在天上為自⼰積蓄財寶( 瑪竇福⾳ 六 20) ,我恍然⼤悟,原來⾃⼰才是那個不會理財的⼈,只注意看得⾒的財富,卻忘了天上的財富!

耶穌教導我們,「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背著自⼰的⼗字架來跟隨我(瑪竇福⾳⼗六 24)。走出⾃⼰的舊習慣也是棄絕⾃⼰。因為這種社會習慣由來已久,周圍的⼈⼜都有相同想法,所以不容易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意識到後,想要從原有的習慣中走出來,仍然不容易。

2015年,⽔晶遊輪 (Crystal Cruises) 宣布了⼀個新計畫,將在2016年推出「⻄北通道 (Northwest PassageNWP)」之旅1,需時⼀個⽉。這是第⼀次走這條通道的遊輪,所以很多⼈(包括我先⽣),都很興奮,訂位非常踴躍,很快就爆滿。我們⾏動不夠快,雖訂到艙位,但價錢不便宜,⼀個艙位幾乎是常春藤⼤學的⼀年學費。到了該付尾款的時候,我很猶豫,花那麼多錢去旅遊,好像有點罪惡感,於是和先⽣商量,是否取消這趟旅遊。由於花費實在不⼩,他同意了,但臉上滿是失望。於是我換了⼀種⽅式問先⽣,「如果不去,你將來會不會覺得遺憾?」他想都沒想,答案衝⼝⽽出:「當然會遺憾!」我知道⾃⼰沒有這種感覺,但也不希望他留下遺憾。這時,我覺得天主的旨意是要我們去,因為天主要我學會放下「⽤錢來做決定」的⽅式,換成⽤愛⼼決定。後來我也明⽩,這趟昂貴的遊輪「⻄北通道」,等於是我在付學習費⽤,因為它終於幫助我學會了⽤愛⼼來做決定:我同意陪先⽣去走他所嚮往的⻄北通道。 

我們無法選擇⾃⼰的成長環境。對於⾃⼰的成長⽅式,我⼼懷感謝,因為它幫助我學會了量入為出,可以過安穩的⽣活。但耶穌告訴我們,不要停留在舒適區,要不斷地改進⾃⼰,否則不進則退。⽤了超過⼆⼗年的時間,終於學會了放下舊習慣,向前邁了⼀步。但這並不表⽰學習完成,可以⾼枕無憂了。因為老習慣隨時會復活!以新⽅式取代舊⽅式時,常會出現罪惡感,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因此⽽回頭。另⼀種常遇到的阻礙,是家⼈或朋友的規勸,就像瑪竇福⾳第⼗六章中伯多祿的⼼態2。所以我仍然要步步⼩⼼,隨時改進,等到新的⽅式變成⼀種習慣後,才能算走出來了。 

這種改變不是提議浪費⾦錢,或沒有計劃地花錢,⽽是不再以錢為做決定時的⾸要考量。當需要做決定時,我們⾸先要看這做法是否符合天主的旨意?是否有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無論價錢多好,都不必繼續了。在走出以錢為中⼼的習慣後,我的⽣活更輕鬆⾃在,⼼中常充滿了平安喜樂!感謝聖神的帶領,耶穌基督的教導,及天⽗的恩寵! 


1 NWP,從從阿拉斯加的安克立治開始,沿著北美洲海岸線,穿過伊留申群島向北進入⽩令海峽、北極海域,經過加拿⼤的⻄北地區 (Northwest Territory)、北極群島 (Arctic Archipelago)、格陵蘭島、加拿⼤的東海岸,最後抵達紐約港。因為經過北極寒冷地區,所以需要有破冰船隨⾏。

2 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伯多祿便拉他到⼀邊譴責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對不會臨到你⾝上!」耶穌轉⾝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是⼈的事。」(瑪竇福⾳⼗六 21: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加州古蹟修道院(Old Missions)之旅-序曲

獨特的小白花

關於科學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