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2的文章

千里關懷一線牽

圖片
            作者:董晴 本文中的一位醫生是實際參與此醫療團隊, 事後經其口述所撰寫, 其中情節作者並未親眼目睹。 2020年的三月底, 住在紐約的依蓮娜 (Elaina)有感冒的症狀達 二個多星期了, 但總不見好轉, 反而愈來愈糟, 而且沒有一點食慾。她 幾次打電話給家庭醫生, 但都說不出什麼結果。她也去家附近的緊急 護理中心看過, 醫生也只認為是她身體太弱, 所以感冒好不了, 要她在 家多休息。 那天, 她突然接到一位十幾年沒見面的朋友的電話, 可說是驚喜交加, 她們聊了一個多小時。這位朋友叫馬莉安 (Marian) 是華裔, 曾經在紐約一所知名的醫科大學內, 作人類基因研究的教授。後來搬到美國西海岸定居, 等孩子們長大後, 她就回中國做醫藥界的顧問。當武漢疫情平靜一點後, 她就飛回美國西岸來看兒子。經過十四天的自我隔離, 正準備出去活動一下, 就碰上了美國的疫情呆在家裡。她萬般無耐地只好和老朋友打打電話來敘敘舊。 當馬莉安聽到依蓮娜身體不適時, 就告訴依蓮娜如果感到有呼吸困難的狀況, 就要馬上到醫院的急診室去, 因為按徵兆就是肺腔有受到感染。之後的幾天, 馬莉安都會三番兩次 地給依蓮娜打電話, 關心她的身體情況。又過了將近一星期, 有一天依蓮娜在電話裡告訴馬莉安, 她那天幾乎無法起身, 因為她呼吸困難, 再加上長久沒進食, 感到全身暈眩和目光發黑。那時已是紐約的深夜, 馬莉安叫依蓮娜趕快打911, 請救護車馬上將她送去醫院, 因為她確認依蓮娜已經有嚴重的缺氧, 而且其他的器官也可能受到牽制。 臨上救護車前, 馬莉安囑咐救護人員, 把依蓮娜的手機和充電器帶在身邊, 這樣她還可以繼續聯繫依蓮娜。 依蓮娜進了醫院急診室後, 醫生馬上給她做Covid-19的測試。而且在美國西岸的馬莉安, 也透過電話, 和依蓮娜在紐約東岸的醫生溝通。當時那家紐約醫院的急診室是擠滿了病人, 依蓮娜根本排不上床位, 所以就在走廊的擔架上過了第一個24小時。 不過還好醫院有足夠呼吸器, 所以依蓮娜在一進醫院沒多久, 就用上了。到了第二天的下午, 檢查報告依蓮娜列入了Covid-19的確診, 醫生就把她轉入加護病房進行隔離。 依蓮娜是個單親媽媽, 她有一個領養的女兒,今年才九歲, 按理說是不...

耶穌族譜中的女人

圖片
 作者:王海瀛  瑪竇福音第一章,不知你是否讀過?第一章的開頭是這樣的:「亞巴郎之子,達味之子耶穌基督的族譜:亞巴郎生依撒格,依撒格生雅各伯,雅各伯生猶大和他的兄弟們;猶大由塔瑪爾生培勒茲和則辣黑,」亞巴郎當然是耳熟能詳,接下來的幾個名字也還算熟悉,等唸到「則辣黑」時已不想繼續,覺得唸那一長串翻譯的名字能有什麼收穫呢?於是直接跳到「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他稱為基督。」 去年因為新冠疫情,大家都待在家裡,很少出門。我試著重讀耶穌的族譜,注意到這族譜中一般都是父子相傳,不提母親的名字,但在下列五個地方,卻提到了生母:猶大由塔瑪爾生培勒茲和則辣黑;撒耳孟由辣哈布生波阿次;波阿次由盧德生敖貝得;達味由烏黎雅的妻子生撒羅滿;瑪利亞生耶穌。於是心裡好奇,除了我們熟悉的聖母瑪利亞外,其他四個女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猶大由塔瑪爾生培勒茲和則辣黑   塔瑪爾的故事記在創世紀第三十八章。當時的猶太社會,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自己的身分地位,生活只能依靠父親、丈夫、或兒子。   猶大是雅各伯十二個兒子之一,雅各伯死前祝福猶大,成為家族繼承人。猶大有三個兒子。塔瑪爾原是猶大長子厄爾的妻子。厄爾做了上主眼中的壞事,死了。按照猶太法律,次子敖難需娶塔瑪爾,為厄爾立後。敖難不情願,便耍了點小手段,為上主所厭惡,也死了。這時猶大的三子舍拉仍年幼,未到適婚年齡,同時猶大也擔心小兒子會因娶塔瑪爾而喪命,便指示媳婦塔瑪爾先回娘家守寡,等幾年再說。過了幾年,猶大的妻子過世。喪期過後,塔瑪爾裝扮成妓女,還遮著臉,猶大不察,想和她親近,塔瑪爾特意從猶大手中得到他的印章和棍杖,才與猶大親近,並因此懷孕。三個月之後,有人告訴猶大:「你的兒媳塔瑪爾與人通姦,有了身孕。」猶大說:「把他拉出來燒死!」塔瑪爾被拉出時,派人拿著猶大的印章和棍杖,對猶大說:「這些東西是誰的,我就是由誰懷了孕。」猶大仔細一看,知道是自己的東西,並承認自己理虧:「因為我沒有將她嫁給我的兒子舍拉。」猶大認了塔瑪爾生的雙胞胎培勒茲和則辣黑。   塔瑪爾不是猶大的妻妾,但猶太歷史中有名的達味王是她的兒子培勒茲這一支的後人。猶大原有三個兒子,天主卻讓塔瑪爾與猶大所生的培勒茲進入耶穌的族譜,對我們而言,這是怎樣的啟示呢?   撒耳孟由辣哈布生波阿次   辣哈布...

生命的喜悅

作者: Angela 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發生變化!我則感受到滿滿的恩典!我們在2021年的聖誕節前迎來了寶貴的禮物—寶寶。 我們結婚的晚,結婚時已屬高齡產婦,努力了幾年,經歷過自然流產。也看了不孕科,不孕科醫生建議先嘗試自然懷孕,她會藉由藥物從旁協助,我們每個月都到不孕科報到,用超音波檢查排卵狀況,也做過精子檢測,持續一年多的不孕科門診,還是沒盼到。2021年初,我們跟醫生討論想進行人工生殖,那時COVID疫苗剛問世,醫生要我打完疫苗,再開始人工生殖的療程。就是這麼奇妙,就在我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後,發現懷孕了!我跟先生都覺得很奇妙,我們感謝天主,寶寶是上主賜予的,老公喊他「天賜小寶寶」。 在懷孕期間,也很感謝聖母軍的弟兄姊妹們,在每週的誦念玫瑰經祈禱中,為我們求順產,求母嬰平安,我們感受到聖母軍滿滿的愛! 懷孕期間荷爾蒙分泌的關係,情緒起伏比較大,一度很想家,但由於疫情搭飛機不太方便,就在情緒出現的隔幾天,一位大專同學會的朋友來LA出差,也主動約見面,學校畢業後我們就沒見過面,也沒聯繫過,這次見面仿佛主在喚醒我,提醒我團體的重要!剛好有個讀經班也在這時候開始了! 懷孕一直到哺乳期間,很感謝主內的兄姐主動關心我們,跟我們分享經驗!  感謝天主,感謝禰垂聽了我們的禱聲!感謝禰賜予的寶貴禮物 新生命!

施比受更為有福?

圖片
作者:茫白 最近重讀劉墉所著《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2》。這本書中包括十一個故事;每個故事之後附有相關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及「你不能沒有的諒解」。作者藉這些故事,幫助讀者看到人性的多方面、先瞭解人性的弱點、再學習必要的諒解,從而釐清自己要走的路。其中一篇「是誰惡作劇」特別引起我興趣,讓我反覆思索。 劉墉講到「愛」這個字,是在「受」字中間加個「心」。也可以說「愛」是「你接受我的一顆心」。但許多人要問,為什麼別人接受了我的一顆心,卻沒「歸還一顆心」呢?很簡單,因為你不懂愛。 有一句老話「施比受更為有福」。愛是「施予」,絕大部份表現在「付出」。人會因為付出愛,而愛得更多;卻不見得因為得到愛,而愛得更多。 劉墉建議,「要一個人愛另一個人、一隻寵物或一個物件,都不難。只要製造機會,使此人付出。」 這招真是厲害,千萬要記住。人要藉著「付出」才能學會「去愛」。難怪特別受寵的孩子對父母不孝順;為配偶付出一切的一方常被對方拋棄。因為當父母寵愛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時,孩子沒有機會為父母付出,無法學到如何愛父母,也不認為父母需要被愛;當配偶忽視自己而為對方打理一切時,接受的一方便只看到自己的需要,沒有機會看到對方的需要,甚至認為對方一切都好,沒有問題,沒有需求;因此不必付出,時間一久,也無法繼續去愛對方了。 在健康的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能愛自己,因此不會忽視自己的需要,也不害怕坦誠表達,更不會拒絕別人善意的幫助;每個人也能愛他人,因此會關心他人的需要,並能等到對的時間及場合,適當表達善意,並且尊重對方隱私與接受意願,給予適當幫助。 這讓我想起清朝的名臣及作家紀曉嵐。他寫奏摺時,常故意犯些小錯,讓乾隆皇有機會抓出修改,然後皇帝就更喜歡他的奏摺了。退休前我常常需要寫小組工作報告,並讓其他組審閱。當別人對我的報告提出建議時,除非是錯誤或惡意批評,我都會感激並欣然接受,因為我知道他們會因此更支持我的報告。有些人認為別人的建議就是指出自己的錯,很沒面子,希望別人最好不說;也有人認定別人是瞧不起自己,或故意找麻煩,於是使出渾身解數辯解或排斥別人建議;當然也有人不願表達意見,以免得罪人。這都是不瞭解讓別人「付出」的重要,而把「大好機會」轉變成「危機」了。 現代社會看重獨立,很多人平時習慣獨立,凡事靠自己,不喜歡麻煩別人。他們對自己的獨立有些得意和驕傲,有些甚至「害怕」麻煩別人,或接受別人的幫助。人與人的...